--- 品牌江苏门户网站
banner2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品牌管理 >> 品牌速递

中国制造 | 身躯越大越不堪一击的中国工厂

本期导读:

中国代工企业曾以成本优势融入全球产业链,从而塑造了“世界工厂”的形象。然而作为利润极其微薄的环节,如今又不得不依赖庞大的订单规模来喂养,以此支撑其达到收支平衡。于是营造了一种怪异的冲突:身躯越大,越不堪一击。

作为“世界工厂”, 中国在服装、鞋帽、箱包、数码、家电等各个领域,都有着数量可观且规模庞大的代工企业,然而随着国内成本的不断上涨,东南亚、非洲等更低价的制造国的竞争,代工订单正快速流失。如今这些企业无一不陷入了无利可图,甚至无工可代的困顿。

曾经“卖一双赚一双”的国际一线大牌代工鞋厂,如今不得不面对的是“卖一双赚一元”的经营苦撑。

号称“占据了美国一半女人衣柜”的知名内衣品牌维多利亚的秘密(Victoria’s Secret),80%的内衣都由其在中国的代工厂维珍妮制造。然而维秘销量下滑1%,却直接导致维珍妮利润下滑89.3%,并引发大量裁员。

中国制造 | 身躯越大越不堪一击的中国工厂


而在疫情席卷之下,中国工厂,尤其是中国代工企业,更是陷入了水深火热的两重境地:

  • 国内疫情严峻时,工厂无法正常生产,大量订单积压难以交货
  • 好不容易捱到复工复产,国外疫情却正如火如荼,许多企业因为无单可做,不得不重新进入休假模式,甚至因为资金链断裂而被迫纷纷倒闭

中国工厂之所以身陷这样的囹圄之地,归根结底在于企业的生死被动地仰仗于买家订单,而获得订单的方式又过度依赖单一成本优势。突如其来的疫情更是让我们看清了,这条路是走不通的:

  • 利润完全依赖成本支撑,对成本的波动缺乏免疫力(成本常常攸关生死)
  • 竞争力基于成本而非独特价值,缺乏壁垒和不可替代性(应对竞争只能牺牲利润)
  • 成本优势建立在人口红利上,红利又具有强时间属性(成本优势不可持续)


中国工厂要如何突破困境?

破局的核心,在于从工厂思维转变为品牌思维:

必须要改造“利润=上不去的价格-下不来的成本”的简单结构,通过品牌价值的构建来摆脱订单和成本的被动受限。


通过对大量制造企业案例的研究,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3条具有广泛借鉴意义的品牌破局路径:

  1. 布局下游自主品牌,基于代工业务拓展品牌(代工厂+品牌商模式)
  2. 向下游品牌商转型,收缩或完全摆脱代工业务(品牌商模式)
  3. 打造代工企业品牌,基于业务优势做品牌强化(品牌型代工厂模式)

1

布局下游自主品牌,基于代工拓展品牌


在产业链下游建立自主品牌是代工企业突破困局最直接的方式,其实质,是通过品牌布局来引领业务边界的重塑,将具有更高附加值的环节纳入业务体系中,构建新的业务格局。


向下游做纵向品牌布局不能等同于代工业务的延伸,不是简单地多延展一块业务,需要转变“我生产什么就卖什么”的典型工厂思维。更需要处理好与原有业务之间的关系,要明确业务阵列的底层逻辑。


中国制造 | 身躯越大越不堪一击的中国工厂


宝时得机械是代工厂与品牌商兼顾的典型案例,在许多中国企业还在梦想着走出国门,走向世界的时候,宝时得旗下品牌已在劳氏(Lowe's)、欧倍德(OBI)、百安居(B&Q)等全球零售商店铺中销售,直流产品的平均售价甚至高于欧洲知名品牌12.4%。

在电动工具这一细分领域中,宝时得曾只是博世(BOSCH)、百得(Black&Decker)等行业巨头的代工厂,然而随着百得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在苏州建厂,宝时得意识到代工业务“没有最便宜,只有更便宜”的问题所在,随时可能面临利润被蚕食的风险。

即便代工业务收入屡创新高,宝时得仍然在品牌的筹备和布局下,于2004年正式推出了高端自主品牌“WORX威克士”,并用紧贴消费者需求的产品,实现了10倍于常规电动螺丝批的销售额,如今WORX品牌已经成为欧洲DIY市场上价格定位最高的品牌。

2006年,宝时得通过收购美国的Rockwell电动工具品牌,进一步将品牌布局拓展到了美国市场。2016年又通过收购Kress 品牌整合全球资源,进一步深耕品牌业务。

中国制造 | 身躯越大越不堪一击的中国工厂


2

向下游品牌商转型,收缩或完全摆脱代工

向下游品牌商转型是一种由品牌战略引领的业务模式转变,其实质是通过在下游的品牌打造,引领业务向具有更高附加值的模式切换,从品牌商的追随者转变成为同台竞争者。跳出代工模式受制于人的各种局限,从而彻底改变利润分配的现状。


通过品牌战略引领业务转型,需要企业切换为以客户为导向、以市场为导向,完全打破原有的以生产为中心的思维模式。

不是简单地将老产品卖给新客户,而是要围绕目标客户的核心诉求设计有价值的产品组合,提供有价值的配套服务。紧密围绕终端客户的核心诉求,同时根据所处的竞争格局,结合自身优势与特色,寻找市场上存在的战略机会。

中国制造 | 身躯越大越不堪一击的中国工厂


科沃斯(ECOVACS)是全球最大的清洁电器制造商之一,其出品的扫地机器人产品在线上、线下分别占据高达43.8%和75.9%的份额,无疑是家庭服务机器人领域的佼佼者。

中国制造 | 身躯越大越不堪一击的中国工厂


数据来源:中怡康


然而在2006年以前,科沃斯还只是一家为HOOVER等各大欧美吸尘器品牌代工的苏州企业,其前身是泰怡凯电器,主要依靠低廉的加工费用,赚取微乎其微的企业利润。

不满足于以代工为生,“科沃斯”品牌应运而生,定位于自主研发的家庭服务机器人。科沃斯紧贴市场诉求,至今已经推出了包括扫地机器人地宝、擦窗机器人窗宝、空气净化机器人沁宝和管家机器人UNIBOT在内的完整家用机器人产品线。

如今,科沃斯有90%的利润由自主品牌贡献,并且基于自身优势开始进行多品牌布局。

中国制造 | 身躯越大越不堪一击的中国工厂


3

打造代工品牌,基于业务优势做品牌强化

分工产生效能,全球化分工不会在根本上发生倒退,加工制造是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。然而机器人和自动化生产的趋势又是不可逆的,在以劳动密集型生产为基础建立的成本优势褪去之后,以代工为代表的第三方制造企业要何以为生?


关键是要找到自己在未来制造业升级中的位置。


中国代工企业的困境不在于代工本身,而在于没有构建差异化的业务价值,没有围绕客户诉求形成自身独特的业务优势,而普遍淹没在你便宜一分我便宜一毛的低级价格争夺中。

基于业务优势的品牌强化,实质是通过价值定位改变竞争的维度,基于诸如独特的技术等核心竞争力,塑造差异化的品牌优势。跳出成本为王的竞争格局,锚定客户价值,与客户长在一起:

  1. 改变单一的竞争力结构,摆脱成本的绑架
  2. 找到对客户产生增值的,区别于或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的独特业务价值


中国制造 | 身躯越大越不堪一击的中国工厂



“台湾积体电路制造公司”,即台积电(TSMC),聚焦于晶圆制造代工,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晶圆代工厂。其2018年净利润高达838亿元,利润率35.2%,令许多下游品牌商都望尘莫及,是代工行业的成功典范。


台积电的成功源于其准确锚定了在产业链中的位置,围绕晶圆制造构建了自身在芯片产业链分工中的独特业务价值:即将客户的设计方案转化为实体集成电路的制造能力。并以此为基础使自己和客户“长在了一起”,使得台积电这一品牌成为了晶圆制造的代名词。

随着电脑、手机更新换代带来的芯片集成度、技术含量的逐渐提高,如今台积电已经构建起了难以逾越的壁垒。并且逐渐拉开了与其他晶圆代工厂的代差,其2019的全球占有率已高达57.3%,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够生产5nm芯片的的企业。


结束语:中国代工企业的出路,在于从工厂思维转变为品牌思维

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江苏省品牌学会观点和立场。

有部分文章,我们一时没找到原创读者,或者您申请了原创,但我们推送过程中并没得到提醒,如有版权问题,敬请联系删除,谢谢。

江苏省品牌学会微信公众号长期接受投稿,支持原创,如果您有好的文章,欢迎发到我们的邮箱:64354856@qq.com

上一篇:拼多多入局,直播卖房进入“三国杀
下一篇:线下京东浮出水面,下沉市场的"王炸"来了

更多>>学会动态

更多>>品牌江苏产业联盟

Copyright © 2012 jsbrand.com.cn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 品牌江苏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苏ICP备16062476号    技术支持:嘉硕网络    南京网站建设

    
Produced By 嘉硕网络